免费法律咨询 >> 法律常识 >> 公司法务 >>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的法律后果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丧失经营资格
营业执照被吊销意味着公司丧失了合法的经营资格,不得再以公司名义从事任何经营活动,否则属于无证经营,将面临法律制裁。公司必须立即停止所有经营活动,包括签订或履行新合同,否则可能引发合同纠纷和法律责任。
面临清算与注销义务
公司需依法成立清算组,通常由股东组成,负责清理公司债务、分配资产及办理注销登记。清算过程中需优先清偿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及法定补偿金,并清缴所有应缴税款。若未主动申请注销,工商部门可能依法强制注销,但公司仍需承担清算义务。
法定代表人及管理人员受限
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可能被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若公司因严重违法行为被吊销执照,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被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信用记录受损
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可能被列入失信企业或失信人员名单,导致未来贷款、融资及其他信用活动受限。银行账户可能被冻结,影响资金往来,商业合作与招投标活动也会因信用受损而受阻。
面临行政处罚与法律诉讼
公司可能因吊销前的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并需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债权人、合同对方或第三方可能提起法律诉讼,涉及财产赔偿、债务清偿等争议。
税务处理与资产处置受限
税务机关将对吊销企业进行税务清算,未缴清税款将产生滞纳金及罚款。公司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资产因主体资格存续但经营资格丧失,无法正常交易或过户,影响资产处置效率。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