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切换]
选择城市
按拼音首字母选择
我要咨询
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名誉权构成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法妞问答 时间:2021-06-19 类型:法律顾问 287人阅读

随着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造谣诽谤行为由线下向网上延伸。借助视频剪辑拼接、杜撰配文、捏造画外音、“深度伪造”技术等手段,造谣诽谤带来的影响波及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很多人深受其害。那么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名誉权构成的因素有哪些?

网友咨询:

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名誉权构成的因素有哪些?

北京市尚权(深圳)律师事务所李艳艳律师解答:

一、行为实施了侮辱、诽谤、减损他人信用的损毁名誉的加害行为,该行为必须是特定的一人或者数人,如果对象是一类人则不构成名誉权的侵犯。例如:甲是A省人,乙对甲有私人恩怨,在与朋友聚会时公开表示A省人都是没脸没皮的人,这不属于侵犯名誉权。

二、加害行为要为第三人知晓,如不知晓,不属于侵犯名誉权。例如:甲乙是夫妻,一日甲在家中掌掴乙,并要求乙跪下认错,这一行为并非为第三人知晓,因此没有侵犯乙的名誉权。

三、加害行为造成客观的社会评价降低,如果最终客观评价没有降低,不属于对名誉权的侵犯。例如:甲乙是夫妻,一日甲在大街上,要求乙跪下认错,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这是爱的表现,给乙点赞,乙的社会评价没有降低,因此没有侵犯名誉权。

北京市尚权(深圳)律师事务所李艳艳律师解析:

名誉权:指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名誉权,是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对其名誉享有的不受他人不法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中的信用权:信用:是对民事主体在经济上的一种客观评价。《民法典》没有单独规定信用权,但是对于信用提供了名誉权的保护,如因加害行为导致民事主体信用评价降低,则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结合个人信息权进行区分考察,《民法典》第1030条:民事主体与征信机构等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关系,适用本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

北京市尚权(深圳)律师事务所,广东省法学会网络与电子商务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政法法学在职研究生法,福田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曾荣获第二届深圳市公诉人与律师控辩大赛团体一等奖。专业领域为刑事辩护。

你有类似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吗?点击下方我要咨询即可获得多位律师在线解答
我要咨询
10529位律师在线 3分钟极速响应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推荐
唐永洪律师15639人查看

在线法律咨询

法律顾问热门文章

法律顾问法律咨询

法律顾问精选文章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客服热线:400-618-8116

网址:www.faniuwenda.com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广场6号楼1703室

济南暖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faniuwenda.com All RightsReserved.   网站备案:鲁ICP备160041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