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经济纠纷 >> 给未成年人文身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文身就是用带有墨的针刺入皮肤底层而在皮肤上制造一些图案或字眼出来。在潮流文化的影响下,文身似乎成为了部分人彰显个性的方式。但当这股 “潮流” 蔓延至未成年人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网友咨询:
给未成年人文身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律师解答:
1、民事侵权责任。未成年人大多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对文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如对身体的伤害、未来就业受限等,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同时,文身可能使未成年人在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受阻。商家为未成年人文身,若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该服务合同通常无效,商家需返。还文身费用。并且,因商家过错给未成年人造成身体和精神损害的,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若违反规定,有关部门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果有未成年人在不法商家文身成功,家长可以向相关部门提供线索,要求给予不法商家行政处罚。文身服务提供者若未在显著位置标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或者对难以判明是否为未成年人的,未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同样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律师补充:
人民法院对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或者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应当依法审理。人民检察院对因文身导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相关组织和个人未代为提起诉讼的,可以督促、支持其提起诉讼;涉及公共利益的,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因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引发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涉嫌犯罪案件。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
第二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文身可能产生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理性拒绝文身。
第三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对未成年人产生文身动机和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文身。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