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公司法务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集体合同能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约、集体协议等,是工会与企业事业单位及产业部门、雇主及雇主团体之间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经协商谈判缔结的书面协议。
网友咨询: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集体合同能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律师解答:
集体劳动合同不可以代替普通劳动合同,两者根本不等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存在不能免除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
集体合同是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而劳动合同是由劳动者本人与用工单位签订。集体合同需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先行协商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而劳动合同由职工本人与用工单位直接签订。集体合同对签订合同的单个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所代表的全体用人单位,以及工会和工会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都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对单个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法律效力。
律师补充: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一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